前幾天,家住淮安明光花園的丁先生向記者反映,他在大學城一家小餐館吃飯時,看到擺在桌上的牙簽很倒胃口。“牙簽盒早已油跡斑斑,盒子里也黏糊糊的,有好多牙簽更是粘成了一塊,一根根牙簽也像發霉的樣子,看起來很是惡心。”丁先生說,本來這家餐館的飯還蠻好吃的,但看到這么惡心的一幕他連飯都沒吃完就走出了這家餐館。
針對這種情況,近日記者來到多家路邊小餐館以及批發市場等對現在市場上流通的牙簽衛生狀況進行了走訪。
餐館市場:牙簽衛生堪憂
10日上午8點左右,記者來到豐登路一家小籠蒸包鋪。記者發現,這家包子鋪的牙簽全都裸露在外,沒有任何衛生保障。隨后,記者又來到大學城路邊的一家小飯店,看到放在桌上的塑料瓶內的牙簽有很多已經泛了綠色,拿起來一聞,一股發霉的味道撲鼻而來。而記者發現,路邊小吃攤的牙簽衛生狀況更是令人難以恭維。
昨天下午3點左右,記者來到匯通市場,看到大部分路邊的小攤都賣牙簽。記者以小飯店老板的身份向攤主詢問牙簽的價格,攤主這樣告訴記者:“這種用塑料袋包裝的,上邊沒有任何商標的是500根一袋,1塊錢一袋;還有幾種,按照包裝和數量的差別,有不同的價格。”據記者觀察,牙簽的商標可謂稀奇古怪,英語、日語、韓語等商標都可見到,而這些外文只是為了包裝好看。
隨后,記者又問到攤主的購貨來源,她則支支吾吾,不予回答。而記者看到,攤主推薦的那種上邊沒有任何商標的牙簽是用塑料袋包裝的,非常臟,材質顯得也很粗糙。當記者進一步咨詢攤主牙簽生產的標準及衛生狀況時,她竟一臉茫然地告訴記者:“不就是用牙簽摳個牙嘛,還需要啥衛生標準。”
記者發現,現在市場上流通的許多牙簽都是沒有商標或者亂貼商標的“三無”產品。而據了解,這些“三無”牙簽大部分的流向就是上述這些小餐館、小飯店。
質監部門:相關監管暫缺
牙簽衛生問題遭到如此漠視,記者就此問題詢問了市衛生監督所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我國還沒有出臺關于牙簽的衛生標準,執法和監管部門也很難管理。“不過,正規的牙簽廠商在進行產品生產時,應該符合一定的質量標準。所以,要買牙簽的話,就到大超市、大商場買,多花幾塊錢卻能用得更加安全、衛生。”該負責人告訴記者。
該負責人最后還提醒市民,以后在外用餐時,一定要仔細看一下牙簽有沒有正規的生產廠家、產品商標和質檢標志,“三無”牙簽一定不要使用,即使是正規的廠家生產的牙簽也要把在使用前把其放入熱水中進行高溫消毒,以免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