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啟稱,拉菲一直堅持通過各種渠道在高層人士間傳播、品鑒。很多品鑒會做得很成功,而其他紅酒品牌進入中國相對比較晚。
比如,可樂。它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就不斷通過贈送、置換等方式進入中國。
而2000年后,很多國際化超市開始進入中國,中國人的收入開始增加,很多高層人士開始接觸紅酒,于是,拉菲的產品就通過國內的酒莊、代理商等進入中國。產品一開始就是“組合進入,但大小拉菲一直在持續推廣”。馮啟說。
即便如此,很多人對拉菲的認識也只停留在大小拉菲上,這也是很多擦邊拉菲能夠生存的原因。
實際上,“DBR (Lafite)有很多個不同檔次的產品,從很高端收藏級的到日常配餐的酒都有。”臺灣葡萄酒作家林殿理說。因為寫作的緣故,他常常光顧國外的一些酒莊,去品酒也去了解西方人對待紅酒的態度。
“我覺得西方人不特別喜歡買拉菲家族的產品,他們也許知道大小拉菲,但通常很少有人喝這種奢侈品。他們不會把拉菲家族的其他產品,當作名牌一樣崇拜。另外,歐洲市場已經很成熟了,大家不會一窩蜂地只認一個牌子。”林殿理對新金融記者描述了西方人對待DBR (Lafite)旗下產品的態度。
資料顯示:自2011年1月1日起, ASC正式成為DBR (Lafite)在華獨家代理經銷商,代理該集團精選系列葡萄酒。包括法國波爾多地區——傳奇、傳說,珍藏、尚品系列以及古堡系列——卡瑟天堂古堡、巖石古堡,法國朗格多克地區——奧希耶古堡、智利——巴斯克酒莊、巴斯克——凱洛酒莊。其代理的產品,2011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量高達150萬瓶。
可在此之前,包括現在,DBR (Lafite)在國內的渠道是多而復雜的。
作為DBR (Lafite)旗下的大小拉菲,因為其是“掛”酒類交易中心、按期酒來賣的。雖然每一年的差別不是很大,但最后漲到多少錢,卻是終端說了算的,并不受DBR (Lafite)的控制。ASC作為最重要的進口代理商之一,同樣是通過波爾多市場上的酒商交易,并無獨家代理權,其他中國相關業者也同樣可通過此渠道來購買大小拉菲。
而DBR (Lafite)的其他產品,則通過國內的酒莊、代理商,一點點地進到國內市場。行內人比較熟悉的、規模比較大的一個公司是:廈門優傳供應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優傳)。
在廈門優傳的官方網站上,記載著2011年4月優傳董事長與法國拉菲莊總經理在拉菲莊園會面的消息??墒?,ASC并不認可這個渠道。
“在中國市場上,DBR (Lafite)指定經銷業翹楚ASC全權代理,它是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名莊頂級名酒的主要營運商,也是集團其他酒款的獨家進口商(而廈門優傳,只能說是水貨)。”宋萍在回復中表示。
然而,向健軍卻認為:ASC和廈門優傳都是拉菲認可的銷售渠道。拉菲希望通過營銷渠道的健全和扁平化,給消費者提供品質純正、價格合理的正宗拉菲葡萄酒。獨家代理商保證了產品的正宗性,但是在價格上不具有優勢。廈門優傳的進口葡萄酒交易“保稅區”模式減少流通環節,杜絕了假酒的滋生,符合拉菲營銷渠道的條件。一些小的酒類貿易公司銷售拉菲是因為市場有需求,有利可圖。
有意思的是,馮啟說自己如若要買DBR (Lafite)的產品,會找朋友、通過自己熟悉的人和渠道購買。他之所以不信任國內的渠道是因為,他收到的禮物中,有假拉菲。“酒質類似長城80元左右的產品。”他說。
事實上,更多的行內人和進口酒商均認為,在國內喝拉菲的,大多都是非官即富的。“都是買來送禮的,自己喝的最多占到30%。”馮啟表示。
擴張
19日的品鑒會上,沙林總裁還跟與會媒體分享了DBR (Lafite)的擴張之旅。2008年,其在山東蓬萊的擴張,是最近的一次擴張。
毋庸置疑,除了山東蓬萊的地理優勢,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蓪ι沉侄?,每一次擴張他都記憶猶新。雖然1962年的第一次擴張是因為“好奇心、自我挑戰、甚至是因為一個好酒莊”??捎行U張,在開始就是一場“賭博”——猶如一場噩夢,讓人在晚上毫無睡意。
“擴張,總體來說是成功的。”沙林對新金融記者說。他還表示,在中國的擴張是他的私心和夢想,“想了十幾年了”。不僅如此,他還非常坦誠地告訴新金融記者:擴張還有一個原因是從經濟層面考慮的。
“一個集團擁有多個品牌的時候,會給合作伙伴更多選擇,在市場上也會更有影響力。如果成本控制得當,還會是一個很好的投資項目。”沙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