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于DBR (Lafite)不論是在法國南部的擴張還是在智利、阿根廷的收獲,均豐富了DBR(Lafite)的產品。而沙林對集團其他產品也充滿了信心。
他說,雖然我們有很高端的大小拉菲,也有很“親民”的產品,但產品之間并不會“沖突”,反而像在中國這樣一個剛剛開放的市場,需要一個很寬廣的產品線,這樣才能去迎合更多的消費者。
沙林認為,DBR (Lafite)能夠吸引更多消費者是因為其產品的品質,不僅僅是品牌。他并不否認要保證集團在中國市場份額的增長,但他同時向新金融記者強調:不會為了追求利益就犧牲質來保量。“市場份額再大,也還是會把質放在第一位。”
就中國和西方人品飲拉菲的受眾差異,沙林是從收入和口感兩個層面來評價的。“像小拉菲,是比較適合買了之后,馬上就喝的,不用存放。但對喝大拉菲的人而言,首先需要一點經濟實力,因為大拉菲買了之后,需要放在酒窖里面陳釀,讓其達到最好的品質。而且,一個優秀的收藏者或品飲者,可能會擁有超過20個年份的收藏組合。所以,對好酒的人而言,級別是不一樣的。”沙林說。
對待DBR (Lafite)的擴張,林殿理是看好的。他認為,在世界各地都有釀出好酒的酒莊。當然,也會幫助這個品牌在當地提升知名度。
可馮啟覺得,就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和投資者的心態而言,DBR(Lafite)在中國的擴張還有待見證。
“合作社模式很難。釀酒行業需要很強的技術,特別是釀酒葡萄。需要樹齡、種植技術、 產量和施肥等環節都符合要求,而這樣會導致收成降低,培育期需要多久還不好說。”馮啟說。
伴隨著DBR (Lafite)在中國的擴張,沙林今年在中國的公開亮相已經不止一兩次了。對DBR(Lafite)和沙林的高調,向健軍認為:2011年,中國葡萄酒進口量同比增長30.9%,對進口葡萄酒需求量很大,尤其是產能有限的拉菲葡萄酒,拉菲亟須提高產能滿足中國市場需求;國內山寨拉菲紅酒數量遠遠超過真品拉菲的數量,拉菲需要借助公關活動宣傳自己的品質和文化,維護高端品牌的地位。
事實上,全球經濟危機對各大行業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而今年以來,我國進口紅酒的價格也在不斷走低,即便是DBR (Lafite),也受到了一定影響。
對此,沙林并不意外。
他表示,除了像大小拉菲的高端酒受到波及外,其他系列沒有任何影響。“像這樣的名莊酒,在我的職業生涯里已經看到了差不多五六次的增長或下跌。貴的酒永遠是圍繞著一個中心軸來漲跌的。對收藏者而言,這倒不失為一個買酒的好機會。
對于價格的漲跌,向健軍認為,目前來看,拉菲的價格與中國的經濟形勢息息相關,形勢好,價格漲,形勢不好,價格跌。
不論怎樣,DBR (Lafite)已經將觸角伸向國內,雖然沙林總裁估計在2016年才有可能生產出第一款有著中國風格的拉菲葡萄酒,但其自身和其他系列產品會從之前的神秘變得清晰。在這個過程中,DBR (Lafite)對中國的布局和中國市場對拉菲的“布局”也將繼續。(新金融記者 淮純菊 北京報道)